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近日,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轩然大波,原因在于作者用大篇幅来论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在严谨科学的学术论文前显得格格不入,甚是奇葩。
而这样充满着个人情感的文章为什么会出现在求真求实的核心期刊上?中间严格的审查流程难道没有发现问题吗?
2013年发表的文章至今才被发现存在问题,也有些说不通。再去知网上查看这篇文章时已经显示撤稿。
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奇葩论文”,乍一看题目以为是个段子,但确是带有学术气息的文章。
“特异功能找矿”?看完这个标题第一反应是美剧《怪奇物语》,女主小11具有超能力知道某个人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
文章表明:每次实验时,在场的人有的感到心跳加快(达每分钟105次),有人身上麻、胀、蚁爬感,有人还能听到某种声音(如嗡嗡声、嘀嘀声)。
更使人惊奇的是有位练气功多年的工程师,在特异功能者现场观测矿体时,他也“借光”看到了矿体。越看越觉得玄乎,好像也没听说过哪里的矿是靠特异功能找到的吧。
把马云和王阳明扯到一块去了,跨度属实大。文章中的论证有点玄乎,马云的骨髓里有王阳明的DNA?马云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诠释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思想?论证也让人摸不清头脑,马云和王阳明都属龙,都参加过三次科考(高考)等,这都哪跟哪啊。
看完标题以后严重怀疑我是上了假的大学,官员的面部宽高比与地级市GDP水平还有关系?
文章表明官员的面部宽高比体现权力感,进而产生内在的一种权力控制机制。
在我们看来地级市的GDP水平大多和居民收入、文化程度、政治等因素有关,没想到官员的面部宽高比也行?那是不是可以把某些地级市GDP不高的锅让领导的面部宽高比来背了?
中医的理论能诊治航空发动机故障?文章把航空发动机分为五个系统,对应人体的心肝肾肺脾,将“阴阳五行”理论引入到发动机故障诊治领域。
感觉这更像是一种类比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讲得通俗一些。中医治人,航空发动机是机器,用中医理论治机器有点天方夜谭。更何况如果真的要进行航空发动机故障的诊断,科研人员应该不会真去用到中医诊治理论解决吧。
与上篇文章差不多,作者都喜欢将医学与现代科学扯上关系,这篇文章认为量子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与中医的整体观是相符的,运用在医学上可以实现“直系亲属针灸互治”。
比如由于量子纠缠不受空间限制,因而可能为异地亲属互治提供选择,甚至令太空中的宇航员接受地球上的针灸治疗成为可能。
看完之后只想问一句:“咱们去找专业的针灸大夫不好么?”
然而“奇葩论文”也有不同,有些论文看题目觉得简直是胡闹,但是却有着严谨的学术论证,更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
这些选题更关注的是个人对于社会现象的一些研究,而不是去追求所谓的科研基金来设定。
比如这篇论文,“关于屁的研究”,当时还有网友戏谑的称“上了个大学就研究个屁”,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外行人看热闹罢了。(图源网络)
“放屁”是人的自然生理现象,而作者透过这一现象,看出来背后所运行的权力机制,进行了社会学的解读。
虽说题目奇葩,不走寻常路,但是看完之后却不觉得是在玩弄学术,反而值得人们的思考,这才应该是“奇葩论文”真正的价值所在。
还有这篇“八角茴香与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想必作者是个吃货,才能把这么日常的事情写了八万字的博士论文。网友们也纷纷吐槽“卤鸡肉吃了多少年了,需要你来论证?”但是有学者指出,这篇论文的专业性还是很强的,能够帮助加工食品时实现风味可控,产品质量得到稳定,使得传统的酱卤肉制品走上规模化工业生产道路。
我们对待“奇葩论文”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一味拍导师马屁的做法并不可取,但是一些以小见大的“奇葩论文”或许真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真的有学术维度上的探讨。
比起大面积借鉴抄袭而写出来的同质化论文,这种始于荒谬,终于严谨,陷于学术的“奇葩论文”不是应该更值得赞美吗?
对于要准备写论文的伙伴来说,如果想不出什么好的选题,不如试试“奇葩体”?以小见大搞学术,可能会比一些宏大的社会议题更有趣,不过还是要基于严谨的学术论证来研究。[1]新京报书评周刊.马云的骨髓里有王阳明的DNA?那些年我们读过的奇葩论文
[2]理想国.中国学术界的那些“奇葩论文”
觅游择校课/觅游全程班目前在努力筹备中,年后见面!
❷ 觅游21级新传考研微信群,添加微信:danjievip3 全年公开课入群方式